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消防资讯-消防新闻

云南智慧消防报道:昆明消防做足防汛抗洪应急救援准备工作

时间:2022-06-01 编辑:云南玉净科技有限公司 来源:转载

昆明市消防救援支队针对当前防汛抗洪复杂严峻形势,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工作措施落实,全力做好防汛抗洪抢险各项准备工作。

1

健全机构,强化组织领导。修订完善《昆明市消防救援支队抗洪抢险专业队伍建设方案》和《昆明市消防救援支队抗洪抢险救援预案》,成立了领导工作小组,负责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督导验收等工作。对全市人员、器材、车辆

进行整合,依托特勤大队三站、滇池消防救援大队广福路消防救援站、五华区消防救援大队西昌路消防救援站和重型工程机械大队组建一支60人的省级(重型)水域救援队。结合全市洪涝灾害特点,计划于年内在组建5支主城区、3

支县区站级专业队,优化抗洪抢险救援力量体系,确保接到警情后可实现“就近调派、多点调派、专业调派”。

2

建立机制,推动联动高效。与应急、自然资源、气象、水利、防汛、住建、交通运输等部门建立常态化信息共享和会商研判机制;全程参与《昆明市城市轨道交通汛情预警响应及淹水倒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制定工作,进

一步强化各联动部门预警监测、联合会商和灾情通报工作机制,做到雨情第一时间通报、汛情第一时间掌握、灾情第一时间研判、险情第一时间预知、力量第一时间投送;与地质灾害救援社会应急力量建立联席会议、联合训练、拉

动测试和实战演练等机制,并将其纳入统一调度指挥体系。

3

专业培训,提升实战能力。分批组织初中级指挥员赴昭通市消防救援培训基地开展水域救援能力培训,重点学习水域事故种类、特点、处置措施、行动要求和注意事项,掌握内河、湖泊等静水及缓流水域救援的组织指挥,训练舟艇操控和故障排除、水面搜索、各式游泳、潜水、救生结绳,开展水中救人、自救以及夜间救援等适应性实操训练。各地根据洪涝灾害特点,通过开设大讲堂、专题学习等形式,强化抗洪抢险专业知识学习,并认真总结复盘近年来抗洪抢险典型战例,分析查找问题短板,固化经验做法,开展抗洪抢险、城市排涝、水域救援等作战编成训练和演练,进一步提升专业处置水平。

4

配强装备,强化综合保障。在全市按片区科学布局2辆大流量排水车和2套远程供(排水)系统,积极融入汛期排涝工作。提前组织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对冲锋舟、橡皮艇、救生衣、机动泵等抗洪抢险装备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维护和保养。目前,支队20艘冲锋舟、38艘橡皮艇、1120件救生衣、158件套激流救生衣、63台机动泵、595套照明灯具等抗洪抢险器材装备完整好用。同时,将疫情防护、饮食、卫勤等战勤保障物资全部纳入救援物资准备。

5

加强研判,争取作战主动。针对全市199个城市易涝淹积水点研究制定了《主城区主要淹积水点“一点一策”力量布控及前置勤务工作方案》,明确重点责任、细化处置对策;针对气象、地质灾害风险预警,制定《抗洪抢险力量前置驻勤方案》,一旦接到预警,6小时内组织对降雨过程、超临水位、风险位置进行综合研判,作出前置安排部署;在暴雨来临2小时内,全勤指挥部就位、前置力量到位,全过程跟踪警情,推动作战响应由“被动应战”向“主动经略型”转变,力争力量跟着灾情走、救援抢在成灾前。

6

筑牢底线,科学安全施救。支队、大队、消防站三级严格落实作战安全主体责任,把“谁决策谁负责、谁指挥谁负责”贯穿水域救援行动始终,通过常态化开展拉动检查,召开抗洪抢险工作视频调度会等形式,督促各级严格落实作战安全主体责任,把“谁决策谁负责、谁指挥谁负责”贯穿救援行动始终。支队明确要求,各地接到抗洪抢险警情,大队值班领导必须到场指挥,消防救援站必须从严执行2名指挥员带队,坚持救援现场科学决策、安全施救,严守作战安全行动规程,严格执行“五个决不允许”“八条硬性规定”“三个禁止、三个必须”要求,坚决遏制伤亡事故发生,守住安全底线。





除本站原创外,其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