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间约80平方米的房间内,有一辆正在充电的电动车,通电后仅几秒钟,电动车便开始冒白烟,同时释放出了难闻呛鼻的气味;40秒后屋内已充满烟雾,味道加重,屋内人员逐渐难以忍受,纷纷“逃离”房间。
上述场景是在应急管理部沈阳消防研究所内进行的电动车火灾模拟试验。由于电动车内部线路过负荷,电动车很快便冒烟。“电动车的火灾危险性很大,其中线路引发火灾是最多的。”据电火研究室副研究员吴莹介绍,引发故障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高层私拉私接插排,私自更换大容量电池,充电器质量不合格等,这些都是非常危险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使用大功率设备越来越多,电动车火灾、家庭电气火灾事故频发。为了普及消防知识,提升全民消防安全素质及社会防灾减灾能力,推动全社会关注消防、学习消防、参与消防,11月9日适逢我国第30个消防日,应急管理部沈阳消防研究所举办了2021“119”消防科技成果新媒体直播活动。
此次“119”消防宣传活动是改制转隶以来,应急管理系统消防救援科技主力军的第二次联袂亮相。活动以“全民消防·生命至上”为主题,集中展示了我国在电气火灾防治、火灾监测预警、火灾调查、消防侦检、智慧消防等领域的最新技术。活动现场共展出电气火灾预警防控技术、电动汽车火灾防控技术、九小场所与家庭住宅火灾监测预警系统、基于人工智能的分布式图像火灾探测系统、多旋翼无人机消防应急综合应用系统等30余项消防救援领域的先进成果。作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科技战略支撑力量,应急管理部所属消防科研和消防产品管理机构——天津、上海、沈阳、四川消防研究所和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也携自主研发的最新科技成果参与展示。在11月消防宣传月期间,所有相关成果将在沈阳所持续展出。
“改革转隶的三年,我们在从事消防科技工作中瞄准当前火灾防控、应急救援等工作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坚持科技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努力为消防救援事业提供科技源头支撑。”应急管理部沈阳消防研究所副所长徐放表示,近年来,研究所抢抓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机遇,以信息技术为科研发展主线,在“风险感知识别与监测预警、火灾早期探测与快速响应、灾情动态感知与态势研判、消防应急通信与智能指挥、火灾原因调查与精准鉴定”等五个领域寻求重点突破,先进装备涌现,不断推动火灾防控和应急救援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提升,形成“一线五域,三化融合”的科技发展体系。
科技创新在应急管理和消防救援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研究所作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科技战略支撑力量,始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方位推动应急消防救援科技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